《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新增10343个物种
一个国家的物种名录不仅直接反映国土上物种数量的多少,还体现这个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昨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生物物种名录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为摸清中国生物多样性“家底”,支持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动,促进相关学科基础性研究,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每年以年度名录形式发布。中国是唯一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其中动物部分68172个,植物部分46725个,真菌部分17173个,原生动物界2566个,色素界2383个,细菌界469个,病毒805个。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进行了整体更新,共新增279个物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新增7498个物种,蛛形纲新增119个物种;植物界新增794个物种;真菌界新增1274个物种。
2022版名录新增了名录数据分级,根据数据来源、完整度和审核流程等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为每个物种的名录数据评估分级,从低到高共分为五级。
本年度名录编研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分类学专家完成。
新闻链接
珍禽异兽归来的背后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加到1864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约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珍禽异兽归来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持续努力。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明确将“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逐步纳入各级各类的规划计划中。
近10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森林法、长江保护法和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各省区市也结合当地实际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面积超过1.7亿公顷,约占陆域国土面积18%。海洋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4.1%。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我国建立了植物园、动物园(含海洋公园、海洋馆)、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普陀鹅耳枥、华盖木等一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初步摆脱灭绝风险。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并建立稳定人工种群。(记者 刘苏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