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莞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200家

2022年,东莞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2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56%!3月1日,记者了解到,在日前东莞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工作会议上,东莞市科技局表示,今后五年,东莞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必须形成强大动能,在具体的目标上,R&D占GDP 比重要达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国家科技奖、本土院士培育实现零的突破!

2021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日,东莞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工作会议,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工信、科技、投促等部门,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招商引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32个镇街、3个园区等约80人参加会议。

在会上,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对全市科技工作做总结部署,他指出,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全局,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引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获科技部评估通过;全市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居全省第二;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2022年:重点推进“六大专项工作”和“十六大行动计划”

卓庆强调,2022年全市科技系统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积极的作为融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大局,要深入把握科技工作的新要求:一是面向新形势。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和疫情影响的态势持续,土地资源、生态环保、能耗“双限”的制约加剧,科技自立自强将是东莞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二是明确新定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定位,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这需要我们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制造业的赋能,开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实现新目标。今后五年,东莞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必须形成强大动能,在具体的目标上,R&D占GDP 比重要达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国家科技奖、本土院士培育实现零的突破,今年要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2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56%,重点推进“六大专项工作”和“十六大行动计划”。

(一)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引擎”专项工作

加快打造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启动建设,推动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优化实验环境,促进大科学装置与产业界的对接。强化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能力建设,支持与东莞市企业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制订专项措施提高基础与应用基础研发投入水,推动原创科研成果产出,打造湾区创新高地。

(二)推进产业技术联动攻关专项工作

加快工业软件攻关“一基地一中心”建设,推进自主可控专用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联盟为依托开展联合研发、制订行业标准、投资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对企业研发经费进行梳理,市镇联动做好企业研发投入重点项目的产业化服务。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指引,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覆盖率和建设水。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的党建引领,研究专项支持政策,对发展势头较好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后续支持。

(三)推进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专项工作

引导各镇街(园区)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组建专门服务队伍,优化高成长科技企业的遴选条件和服务机制,持续打造“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梯队。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标导向,从孵化管理、服务能力、孵化绩效等维度开展绩效考评,引导孵化载体提质增效。以科创台赋能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在基地建设中充分体现科技服务,参与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基地企业项目招引等重大事项的协同联动。

(四)推进创新创业社区网络构建专项工作

在持续打造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标杆的同时,在滨海湾新区、临深片区选取有建造意愿,基础好的镇街联动建设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在镇街营造科技创新的“小气候”。制订全市产学研对接活动方案,开展新一轮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和“硬科技”招商。设立市科技创新支援服务中心,组建专职服务队伍,整合创新资源,为成果转化提供专门的服务。积极挖掘潜在力量,组织东莞市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科技奖。

(五)推进基层科技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

通过开展产学研考察、推进企业服务和组织培训讲座等提高基层科技干部的创新意识和业务能力。推动镇街加大科技财政资金投入,以承接重大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企业资本市场上市为重点,构建有利于产业创新的基层生态体系。开展创新强镇示范镇建设,制订专项指标体系,引导镇街创建创新强镇示范镇,夯实科技创新的基层基础。

(六)推进科技人才集聚专项工作

充分发挥大台集聚效应,依托东莞市制造业配套完善的优势,优化科技人才团队的支持机制,引进战略科学家及创新创业团队,启动本土院士培育工作,争取本土院士培育“零”的突破。支持更多的企业参与研究生项目对接和培养工作,推动不少于200名研究生到企业研发机构进行联合培养。设立科技人才荣誉类奖项,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气。(记者 蒋幸端 )